《援藏日记》观影会:导演主创面对面交流

《援藏日记》观影会:导演主创面对面交流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当北京大学生遇上西藏草原:那些《援藏日记》里没说透的瞬间
3月13日的北京,空气中还带着初春的寒意,但电影《援藏日记》的里却暖意融融。导演陈中阳带着主演范家其、王海祥他们站在银幕前,灯光打在他们脸上时,我注意到范家其的右手无名指关节处有道细长的疤痕——后来才知道,这是在西藏拍摄时被冻伤的永久印记。
《援藏日记》观影会:导演主创面对面交流-1
电影开场就是暴击。北京大学生韩松(范家其饰)刚到藏区那场戏,镜头从海拔5000米的雪山俯冲下来,直接怼到他呕吐的狼狈样。藏族们围着他咯咯笑,有个扎着十根小辫子的女孩突然掏出块黑乎乎的牦牛干巴塞进他嘴里,韩松整张脸都皱成了核桃。我后排坐着几位穿藏袍的,看到这儿笑得直拍大腿,其中一个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说:”我们当年就这样整过支教老师!”
影片最揪心的不是韩松半夜高原反应到抽搐,而是他第一次站上讲台那段。教室里二十多个孩子,年龄从6岁到15岁不等,共用五本缺角的课本。当他写下”北京”两个字时,有个叫多吉的男孩突然站起来问:”老师,天安门广场真的能装下我们整个乡的人吗?”镜头扫过孩子们皴裂的脸蛋和亮晶晶的眼睛,我听见观众席传来此起彼伏的抽纸巾声。
《援藏日记》观影会:导演主创面对面交流-2
狼群夜袭那场戏把惊悚片拍出了哲学味。月夜下七匹狼围着学校土墙打转,韩松举着火把的手在发抖,却把最小的学生护在咯吱窝底下。藏族老校长(王海祥饰)抄起铜锣猛敲,突然用藏语唱起祈福歌,镜头切到狼群居然停下脚步的瞬间。后来导演分享时说,这段是真实发生在2018年昌都某小学的事件,当时守夜的支教老师真就这么干的。
电影后半程藏了好多温柔暴击。韩松教孩子们用矿泉水瓶做简易热水袋,结果第二天全班都抱着印有”农夫山泉”的瓶子来上课;他熬夜给每个学生编了汉藏对照的生字卡,却被调皮鬼们偷偷画上了丑萌的肖像。最绝的是毕业典礼那场,孩子们跳着锅庄突然变阵,用身体拼出”老师别走”四个歪歪扭扭的汉字,银幕前顿时哭倒一片。
《援藏日记》观影会:导演主创面对面交流-3
映后互动时,中国学院的藏族学生们捧着哈达冲上台,有个叫卓玛的姑娘边系哈达边对导演说:”我阿妈就是被支教老师教出来的,现在轮到我考到北京了。”现场曾经支过教的老师们自发站成排,有个戴眼镜的女教师红着眼眶说:”电影里孩子们往老师口袋里塞奶渣的细节太真实了,我大衣兜里现在还能掏出三年前的。”
主演范家其说起在海拔4500米实拍时,有场戏他需要连续讲课七分钟,结果说完台词直接缺氧晕倒。”醒来发现藏族群众演员们轮流给我吸氧,演多吉的小演员把他珍藏的巧克力化在水里喂我。”他撸起袖子给我们看手腕上的祈福绳,”杀青半年了都没舍得摘,这是小演员们用羊毛搓的。”
散场时撞见几个羌族观众在走廊里边比划边吵,凑近才听懂他们在争论电影里酥油茶的做法正不正宗。有个穿藏装的阿婆拉着刘海洋的手不放,用夹杂藏语的普通话说:”你们把我们的太阳拍出来了。”后来才明白,她指的是电影里那个总逆光拍摄的教室窗户,在藏语里叫”阳光的哈达”。
这片子后劲太大,回家路上我满脑子都是韩松蹲在溪边洗头,孩子们偷偷往他盆里倒热水的情景。那些支教老师带去的可能不只是知识,更像是往雪山上撒了把青稞种子——你看不见它什么时候发芽,但总有一天,整片山坡都会泛起绿浪。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