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新电影票房仅600多元,只有20人观影,“金字招牌”不再神奇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七年前,吴京自导自演的《战狼2》让国产电影的总票房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挑战着好莱坞大片的地位。这部电影不仅在国内创下了高票房纪录,还让它成为了中国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100名的非好莱坞电影。之后,吴京开始了自己在主旋律电影领域的辉煌旅程,主演了多部备受瞩目的影片如《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金刚川》和《长津湖》等,这些影片也都取得了可观的票房成绩。特别是《长津湖》,以超过57亿人民币的票房再次打破了中国影史最高票房纪录,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吴京无疑成为了国产主旋律电影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功也推动了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然而,在没有吴京的情况下,主旋律电影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取得成功。今年国庆档上映的陈凯歌导演的《志愿军:雄兵出击》虽然在题材上与《长津湖》相似,但却没有获得成功。该片票房不到总成本的一半,导致片方亏本。而另一部最近上映的主旋律电影《碧血黎明》更是表现惨淡,仅吸引了极少观众,票房成绩几乎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这两部电影的失败引发了人们对主旋律电影的思考。即使是主旋律电影,知名度和质量同样至关重要。强大的导演和演员阵容固然重要,但如果电影本身质量参差不齐,观众也不会买账。《碧血黎明》虽然是一部主旋律电影,但由于知名度不高,吸引力不足,票房表现也是可想而知的,这也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
成功的主旋律电影不仅需要有知名度,制作团队也要注重电影本身的质量。只有好的质量,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取得高票房成绩。吴京之所以能够成功,不仅是因为他在电影界的知名度,更因为他较高的演技和电影制作水平,这才带给了观众们一个又一个经典的作品。
总而言之,主旋律电影市场的火爆虽然给了我们希望,但失败的案例也提醒我们要在知名度和质量上下功夫。只有这样,主旋律电影才能继续在中国电影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