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举行的电影《戏》研讨会:致敬豫剧坚守者的艺术电影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5月31日,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河南省电影电视家协会共同主办,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承办的电影《戏》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这部电影以豫剧为主题,讲述了13岁的农村女孩李翠红因为豫剧小生阎连阳而走上了豫剧之路,从而改变了她的人生。《戏》展现了豫西乡土文化和豫剧独特艺术魅力,传递了豫剧精神的坚守与传承。
导演韩万峰在研讨会上表示,他通过这部电影向他深爱的家乡文化致敬,同时也是他对故乡豫西乡愁的表达。他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呈现豫剧的美好,向那些坚守豫剧舞台的演员们致敬。观影专家们也一致认为,《戏》是一部优秀的艺术影片,成功反映了豫剧对大时代变化的呈现,突出了河南人民坚韧、奋进的精神。
影片以光影描绘了近30年的豫剧发展史,同时也反映了改革开放下豫剧所面临的挑战。观众在电影中看到了豫剧发展与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深刻变化,以及流行音乐对豫剧的影响。观影后,专家们纷纷表示,《戏》用小切口、小角度展现了豫剧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一部承载着豫剧坚守者情感的史诗电影。
在研讨中,专家们也对电影中河南方言的运用和文化特色表示肯定。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侯光明认为,影片的创作用河南方言具有重要意义,展现了中原文化和河南特色。同时,影片对中原地区的文化、风土人情进行了生动展现,令观众对这一地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的来说,《戏》是一部承载着豫西乡土文化和豫剧精神的优秀作品,通过光影记录了近30年的豫剧发展史,展现了豫剧文化的魅力和传承精神。这部影片的成功,凝聚了导演韩万峰对家乡的深情怀和对豫剧的敬意,同时也让观众更加了解了中原地区的文化特色。通过这次研讨会,观众们对《戏》这部电影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相信这部作品将在影坛上获得更多的赞誉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