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仍在此》「BD1080P/3.3G-MP4」原声版百度云盘未删减完整版迅雷资源下载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一场跨越太平洋的电影对话:《我仍在此》如何用镜头连接中巴心灵
5月12日的北京夜晚,巴西电影《我仍在此》的中国首映礼现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期待。当巴西总统夫人罗桑热拉站在聚光灯下,缓缓展开女主角费尔南达·托里斯写给中国观众的信时,台下不少观众不自觉地挺直了背脊。信中提到”女性坚韧力量”和”对正义的追寻”时,我注意到前排一位年轻女孩悄悄抹了下眼角。这种跨越语言和国界的情感共振,正是电影作为文化交流使者的魔力所在。
《我仍在此》讲述的是一位巴西母亲在家庭变故与社会压力下的抗争故事。影片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长镜头:女主角在贫民窟的陡峭台阶上反复上下,镜头跟随她疲惫却坚定的背影足足三分钟,没有一句台词,却道尽了底层女性的坚韧。正是这样的镜头语言,让姚晨在首映式后感慨:”这不仅是关于母亲的故事,更是关于女性作为人如何面对困境的普遍叙事。”姚晨还特意带来了她监制的《脐带》黑胶唱片赠送给巴西总统夫人,这个细节让现场的中巴电影人相视一笑——艺术确实是最好的外交语言。
首映礼上,巴西前总统迪尔玛·罗塞芙作为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的出席,中国驻巴西大使夫人周咏梅的到场,都让这场电影活动带上了微妙的政治温度。但最打动人的,还是当银幕上出现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与中国城中村的平行蒙太奇时,观众席中同时响起的叹息。中影副总任月说得对:”好的国际电影就像一面镜子,既照见他者,也照见自己。”《我仍在此》中那个为儿子讨公道的母亲形象,与无数中国影视作品中的坚韧女性形成了奇妙的互文。
影片定档5月16日全国公映的消息公布后,社交媒体上已经掀起讨论。有影迷翻出巴西新电影运动的资料,指出《我仍在此》延续了拉丁美洲电影关注社会现实的传统;也有人注意到,影片中女主角在警察局据理力争的戏份,与某些中国现实题材影片形成了跨时空的呼应。这种自发的比较研究,恰是电影促进文明对话的最佳证明。
当首映礼结束,嘉宾们用中文和葡萄牙语互相道别时,我想起影片中那个充满象征意味的结尾:女主角终于在海边找回久违的笑容,镜头缓缓推向波涛汹涌的大西洋。这片海域曾隔开两个大洲,如今却因为一部电影让两岸的观众产生了心灵共鸣。或许正如巴西总统夫人朗读的信中所说:”在追寻正义的路上,每个女性的故事都值得被看见。”而电影,正是让这些故事穿越国界的魔法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