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饺皇后》阿里网盘国语版「HD720P/3.9G-MKV」抢先版资源下载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看完《水饺皇后》,我满脑子都是马丽那双沾满面粉的手
五一档的电影院里,《水饺皇后》的预售海报特别显眼。马丽那张熟悉的脸被面粉糊得白一块灰一块,手里捏着个半成品的饺子,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说实话,我原本是冲着”喜剧女王”马丽去的,想着能乐呵两小时,没想到在影院里哭湿了三张纸巾。
电影开场就是暴击。1980年代的青岛码头,臧健和(马丽饰)牵着两个女儿登上去泰国的船,手里攥着丈夫寄来的全家福照片。她穿着当时最时兴的的确良衬衫,领口别着朵塑料花,跟女儿说”爸爸见到你们肯定高兴得不得了”。结果刚到曼谷就发现丈夫早另娶了当地女人,孩子都会打酱油了。婆婆理直气壮地说:”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嘛,你就当小的好了。”马丽那个瞬间的表情绝了——先是瞳孔地震,接着嘴角抽搐,最后把结婚证撕得粉碎扔进湄南河,全程没说一句话。
滞留在香港的那段戏看得人揪心。她们母女三人挤在四平米不到的板间房,马丽每天要打三份工:早上在茶餐厅洗碗,下午去洗衣厂熨衣服,晚上还接零活糊纸盒。有场戏特别戳心,小女儿发烧想吃糖,她掏遍所有口袋只凑出几枚硬币,最后蹲在街角把丈夫送的手表当了。当铺老板压价时,她突然爆发:”这是瑞士表啊!当年他追我的时候…”话没说完自己先愣住了,转身时眼泪砸在当票上洇开一片。
转机出现在邻居阿彩(惠英红饰)尝了她的北方饺子。马丽揉面的手势特别真实,手背青筋都绷起来,擀皮时手腕转得飞快。最绝的是包饺子特写,拇指一压一推就捏出个月牙弯,弹幕里都在刷”这手法没十年练不出来”。后来推着小车在湾仔码头摆摊,被食客刁难”北方饺子皮太厚”,她当场表演单手擀皮,薄得能透光。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她总在围裙上擦手,久而久之围裙正面全是面粉印子,像幅抽象画。
电影对创业过程的处理确实有点可惜。当臧健和决定办工厂时,镜头突然跳到三年后,直接出现流水线包装的”湾仔码头”水饺。我特别想看手工饺子如何标准化这个矛盾点,比如怎么说服老师傅们接受机器和面,或者怎么解决冷冻会导致饺子裂口的技术难题。但片中只用几句台词带过,倒是花了大篇幅拍她和女儿的矛盾——大女儿觉得母亲只顾事业,赌气要去美国留学。马丽在机场追车的戏演得撕心裂肺,跑丢了一只鞋还浑然不觉。
有些段落设计得很妙。比如每次人生重大转折都会出现饺子:决定留港时给女儿包韭菜馅的,摊位被查封后改包白菜馅,上市前夕又回归最朴实的猪肉大葱馅。最催泪的是片尾真实影像,晚年的臧健和回到青岛老家,颤颤巍巍地给九十多岁的母亲包饺子,老太太咬了一口说:”还是当年那个味儿。”镜头切回1982年的板间房,年轻的臧健和正教女儿捏褶子,面粉在阳光下像雪花般飘散。
散场时听到后排阿姨感慨:”当年我偷渡来香港,第一顿饱饭就是在码头吃的北方饺子。”或许这就是电影最成功的地方——它让一袋速冻水饺变成了时代记忆的载体。虽然商业部分像没煮透的饺子皮有点夹生,但马丽那双满是茧子的手,确实揉进了足够多的时代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