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交给党》电影8月全国上映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 这部贵州导演拍的主旋律电影,把镜头对准了黄埔军校走出的革命家
最近有部叫《一生交给党》的新片悄悄启动了全国百城点映活动,虽然要等到明年建军节才正式上映,但已经吸引了不少影迷的关注。这部电影来头不小,去年就拿下了亚太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剧情片,更特别的是,它讲的是一位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熟悉的革命先烈——周逸群的故事。
周逸群这个名字,在党史上可是响当当的。他是贺龙元帅的入党介绍人,跟贺老总一起创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还是黄埔军校第二期的优秀学员。电影里有个细节特别打动人:周逸群在黄埔军校时,经常半夜偷偷爬起来点着油灯读《共产党宣言》,把被子捂得严严实实的,就怕光线漏出去被查寝的教官发现。后来这批油灯下偷读禁书的青年,真的用生命践行了书里的理想。
导演陶明喜是贵州黄平人,这次他把拍摄地都放在了家乡。在旧州古城的青石板街上,剧组还原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的街景,王超伟饰演的周逸群在这里有一场重头戏——他背着行囊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突然停在一面贴着军阀通缉令的墙前,镜头特写里,通缉令上赫然是他自己的画像。这个场景拍得特别真实,群众演员都是当地居民,有个苗族老太太还即兴加了句方言台词,导演觉得特别生动就给保留下来了。
影片里有个情节特别震撼:周逸群在湘鄂西根据地时,有次被围困在山里,断粮七天七夜。战士们饿得啃树皮,他却把自己的皮带煮了分给大家,笑着说这是”革命牌牛肉干”。这个桥段不是编的,是真实发生在洪湖苏区的故事。演这场戏时,演员王超伟真的三天没吃饭,就为了找到那种饥饿感,拍完直接送医院打葡萄糖了。
在贵州铜仁取景的部分,剧组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有场雨戏需要人工降雨,结果洒水车刚开工,真的暴雨就来了,把设备全淋坏了。导演后来在采访里说:”这算啥困难啊,周逸群他们当年在洪湖打游击,冬天破冰游泳转移伤员,那才叫玩命。”这句话听着特别朴实,能感受到他是真被先烈精神打动了。
电影里还有段特别有意思的黄埔军校日常。周逸群和同学们偷偷传阅进步书籍,把《向导》周报藏在厕所的砖缝里,谁想看就假装去解手。有次蒋介石突然检查内务,差点被发现,幸亏有个同学急中生智,把书塞进了痰盂里。这些鲜活的细节,让历史人物一下子立体起来了。
影片在黄平飞云崖拍外景时,正好赶上苗年节。导演临时决定加一场戏:周逸群带领红军战士帮老乡收稻子,老乡们拿出酸汤鱼招待他们。这场即兴发挥的戏,把军民鱼水情拍得特别自然。当地群众演员教主演们跳锦鸡舞,结果几个年轻演员学得歪歪扭扭,把围观的老乡们逗得前仰后合,这些花絮后来都被做进了预告片。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的编剧曾羽为了写剧本,专门沿着周逸群战斗过的路线重走了一遍。在洪湖档案馆,他找到份珍贵史料:周逸群牺牲前写的最后一封信,字迹已经歪歪扭扭,但还在叮嘱战友”一定要把红旗插遍全中国”。这封信的内容被原原本本搬进了电影,成为最催泪的片段之一。
现在电影虽然还没公映,但在贵州当地已经引起不小反响。特别是黄平的中小学校,都把组织观影列入了明年开学季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有个初中生看完点映后说:”原来历史书上那句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背后,有这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这话听着比什么宣传词都实在。
从目前曝光的片花来看,这部电影没有刻意煽情,而是用很多生活化的细节来展现革命者的真实面貌。比如周逸群在戎马倥偬中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比如他总爱给战友们理发的小癖好,这些鲜活的细节,可能正是当下主旋律电影最需要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