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缸鱼》闪耀横滨影节:中国动画触动日本心
百度云链接: https://pan.baidu.com/s/n5xxv6t7ry6aRL5xT4Y644m
在电影的世界里,动画作品往往因其绚烂的画面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吸引无数观众,而背后那群默默耕耘的创作者却鲜少被聚光灯照亮。纪录电影《闯缸鱼》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它用镜头深入中国动画产业的肌理,历时四年完成制作,采访范围跨越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多座城市,记录了三十余位处于行业核心位置的动画创作者。这些受访者包括导演、原画师、分镜师和制作人等不同职能的代表,如《雄狮少年》的导演孙海鹏、《姜子牙》的导演李炜、《西游记再世妖王》的导演王云飞、《伍六七》的导演何小疯以及《大理寺日志》的导演槐佳佳等。影片由程育海担任监制,邱杰与孙赫阳联合制片,刘佳执导,以真实、细腻的视角呈现了中国动画人的成长历程、职业感悟与精神世界。
2025年5月4日,第三届日本横滨国际电影节开幕,这部作品受邀参展。作为影响力仅次于东京国际电影节的重要活动,横滨电影节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电影人与观众。《闯缸鱼》于5月6日举行首映,在红毯环节便受到热烈欢迎,许多中国观众感到惊喜。首映结束后,现场反响积极,日本观众和影迷报以长时间掌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日本动画从业者的家属在观看后表示深受触动,他们认为影片中所展现的中国动画人的挣扎、坚持与热爱,与日本动画人的状态非常相似,这种跨越文化背景的情感共鸣成为首映现场最动人的部分。
影片的核心价值在于其真实而本真的表达方式。它没有采用宏大叙事或煽情手法,而是聚焦于动画创作者日常的生存状态——他们所面对的挣扎、所作出的牺牲、所经历的痛苦,以及背后不变的热爱与坚持。导演刘佳在阐述创作理念时提到,中国动画人大多不善于表达自己,但他们对动画的热爱是深沉而真挚的,能够记录下这些真实的情感和状态,是一件令人荣幸的事情。制片人孙赫阳则表示,希望这种真实、不加修饰的表达能够触动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让大家看到中国动画人作为“人”的一面,而非被标签化的形象。联合制片人邱杰则从历史维度补充道,影片旨在回顾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动画陷入低谷的那段时期,展现那些在危局中坚持付出、努力延续中国动画血脉的创作者与其历史贡献。
作为首部全景式记录中国动画创作人群像的纪录片,《闯缸鱼》填补了中国动画领域非虚构影像记录的空白。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行业的影片,更是一次深入人性与职业精神的探索。动画作为一种高度依赖集体创作的艺术形式,其背后是无数个默默工作的个体,他们的故事往往被商业成功或市场讨论所遮蔽。而这部影片通过真实的访谈和跟拍,让这些创作者走到台前,分享他们的初心、挫折与坚持。这种“去标签化”的叙事方式,使得作品超越了行业纪录的范畴,成为一部具有普遍人文关怀的作品。
日本观众的积极反响也印证了这种表达的跨文化感染力。动画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语言,其创作背后的情感与挣扎是相通的。许多日本观众在观影后表示,他们不仅看到了中国动画人的努力,也反思了日本国内动画产业面临的类似问题,如工作强度、创作自由与商业压力之间的平衡等。这种共鸣不仅促进了中日动画文化的交流,也为亚洲动画产业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
通过四年的制作与沉淀,《闯缸鱼》用最诚恳的方式记录了一群人的热爱与坚持。它不追求华丽的技巧或煽情的节奏,而是以平实、深入的视角,让观众看到动画背后的“人”。正如影片中所呈现的,无论是中国的动画人,还是其他国家的创作者,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对梦想的坚持,以及所经历的困惑与牺牲,都是跨越地域和文化界限的。这种真实的力量,正是《闯缸鱼》能够打动不同观众的根本原因。